|
雜詩 / 作者:吳大有 |
山中多雨水,秋晚正妨農。
病菜和根煮,新粳帶濕舂。
擁沙埋廢井,墮石折枯松。
寂寂猿啼晝,白云藏數峰。
|
|
雜詩解釋: 《雜詩》
山中多雨水,
秋晚正妨農。
病菜和根煮,
新粳帶濕舂。
擁沙埋廢井,
墮石折枯松。
寂寂猿啼晝,
白云藏數峰。
中文譯文:
山中多雨水,
秋晚妨礙農事。
病菜和根煮,
新粳帶著潮濕舂。
擁沙埋廢井,
墮落的石折斷了枯松。
寂寂猿猴白天啼叫,
白云遮住了幾座山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南宋時期吳大有所作,描繪了山中的景象和一些與自然有關的生活細節。詩中通過描寫雨水、秋天、農事、菜肴、糧食等元素,展現了農村山區的生活場景。
詩的第一句“山中多雨水”,表達了山中多雨的特點,可能暗示了山地環境的濕潤,同時也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秋晚正妨農,病菜和根煮”,描繪了秋天晚上的景象,雨水妨礙了農田的耕作,農民們只能將病菜和根類食物煮熟來充饑。這里表現出了農民們在艱苦的環境下努力維持生計的形象。
接著的兩句“新粳帶濕舂,擁沙埋廢井”,描述了農民們將新收獲的稻谷帶著潮濕一起碾碎,以及他們用沙土掩埋廢棄的水井。這里展現了農民們對糧食的珍惜和對資源的合理利用。
最后的兩句“墮石折枯松,寂寂猿啼晝,白云藏數峰”,描繪了山中的景色。石頭從山上滾落并折斷了一棵枯松,猿猴在寂靜的白天啼叫,白云遮住了幾座山峰。這里通過描寫山中的動態和靜謐,給人一種自然環境的感受。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農村山區的生活場景,通過描寫自然元素和生活細節,展示了農民們艱苦卻又堅韌不拔的生活態度,同時也表現了山中的寧靜和寂寥。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農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獨特感悟,給人一種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