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戀花(扇鼓) / 作者:史浩 |
桂影團團光正滿。
更似菱花,齊把勻嬌面。
非鏡非蟾君細看。
元來卻是吳姬扉。
一曲陽春猶未遍。
驚落梁塵,不數鶯喉囀。
好著紅綃籠玉腕。
輕敲引入笙歌院。
|
|
蝶戀花(扇鼓)解釋: 《蝶戀花(扇鼓)》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史浩。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桂影團團光正滿。
更似菱花,齊把勻嬌面。
非鏡非蟾君細看。
元來卻是吳姬扉。
一曲陽春猶未遍。
驚落梁塵,不數鶯喉囀。
好著紅綃籠玉腕。
輕敲引入笙歌院。
譯文:
桂樹的影子圓圓的光芒正盈滿。
更像菱花,齊刷刷地把嬌美的面容修飾。
非鏡子非月亮,細細地觀看。
原來卻是吳姬的門扉。
一曲婉轉的春曲還沒有傳遍。
驚落在梁上的塵土,不計鶯鳥鳴唱的次數。
喜歡穿紅綢的絲帶繞在美玉般的手腕上。
輕輕敲擊引入笙歌的院子。
詩意:
這首詩以優美的意象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閨中女子的情態和景象。詩人通過描繪桂樹的影子、菱花般的嬌美面容以及吳姬的門扉,表達了女子嬌媚、美麗的形象。詩中還描述了春曲未盡、鶯鳥鳴唱和塵土掉落的情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女子的柔美和纖細之處。最后,詩人以紅綢絲帶和玉腕的描寫,表達了女子的嫵媚與嬌美,將她引進歡樂的笙歌之中。
賞析:
《蝶戀花(扇鼓)》以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意象展示了女子的美麗和嬌媚。詩中運用了桂影、菱花、吳姬等形象來比喻女子的容貌和身姿,使整首詩充滿了濃郁的女性美感。通過描繪春曲未盡、鳥鳴和塵土的細節,詩人增加了詩詞的層次感和情感張力,讓讀者更能感受到女子的嬌柔和美麗。最后,以紅綢絲帶和玉腕的描寫,將女子引入歡樂的笙歌之中,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歡愉和生動的氣息。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女子的容貌和情態,展示了宋代女性的柔美和嬌媚之美,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對春天和歡樂的向往。整首詩用意象豐富、細膩的語言塑造了一個美麗而富有情趣的畫面,給人以愉悅的審美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