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十首酬汪鎮(zhèn)卿 / 作者:林景熙 |
子有憂世心,蒿然見眉睫。
崇交擬昔人,西風寄三疊。
作詩匪雕鎪,要與六義涉。
臣甫再拜鵑,高風或可躡。
肯作蟋蟀鳴,悲涼和秋葉。
|
|
雜詠十首酬汪鎮(zhèn)卿解釋: 《雜詠十首酬汪鎮(zhèn)卿》是宋代作家林景熙所作的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憂世之心,如蒿草一般顯露在眉睫之間。我向往著古人的深交,仿佛西風將我的思念寄托三重。我寫詩不圖雕琢,只愿與六義(指六經(jīng),即《易經(jīng)》、《詩經(jīng)》、《書經(jīng)》、《禮經(jīng)》、《樂經(jīng)》、《春秋經(jīng)》)為伴。我再次向鵑鳥鞠躬致敬,希望能夠隨著高風行走。我愿意做蟋蟀的鳴叫聲,與悲涼的秋葉相和。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憂慮和對古時友誼的向往。詩人將自己的心情比作蒿草,意味著他內(nèi)心的憂慮如影隨形,時刻不離眉睫。他渴望與古人建立深厚的交往,希望向他們學習和借鑒。他借助西風的寄托,將自己對古人的思念送達遠方。詩人表示寫詩并不追求華麗的修飾,而是希望與六經(jīng)相通,以充實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他再次向鵑鳥鞠躬,向古人致敬,希望能夠在高風之中行走,追隨他們的足跡。最后,詩人愿意成為蟋蟀的鳴叫聲,與悲涼的秋葉相和,表達出他對世事的悲涼感受。
這首詩詞展現(xiàn)了詩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崇敬和對友誼的珍視。他希望通過與古人的深交和學習,來拓寬自己的視野和思維,以更好地應對當下的世事。詩人表達了一種對于世事變遷的憂慮和對于友誼的渴望,以及對于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堅守和敬仰。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展示了他對于內(nèi)心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