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 / 作者:林景熙 |
繁華已如夢,登覽忽成塵。
風物{左目右賓}西子,笙歌醉北人。
斷猿三竺曉,殘柳六橋春。
太一今誰問,斜陽自水濱。
|
|
西湖解釋: 《西湖·繁華已如夢》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西湖的景色,以及人們在繁華中的憂思和沉思。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繁華已如夢,
登覽忽成塵。
風物{左目右賓}西子,
笙歌醉北人。
這首詩以"繁華已如夢"開篇,表達了繁華事物如夢般虛幻的特性。作者通過"登覽忽成塵"的描寫,突出了人們曾經的壯麗景象如今已化為塵土的轉瞬間。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風景和人物。"風物{左目右賓}西子"中的"左目右賓"是作者用來形容風物的,表達了其美麗和優雅。"笙歌醉北人"則描繪了北方的游客被西湖的美景所陶醉。
斷猿三竺曉,
殘柳六橋春。
太一今誰問,
斜陽自水濱。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一些景點和景色。"斷猿三竺曉"描繪了西湖晨曦時分,湖畔的竹林中斷斷續續傳來猿猴的聲音,給人以寧靜和自然的感覺。"殘柳六橋春"則描繪了春天的西湖,六座橋上的柳樹已經殘破,但依然透露出春天的氣息。最后兩句以太一自問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這個時代的思考。"太一"是古代神話中的日神,代表著光明和希望。通過"太一今誰問",作者暗示人們已經不再關注這些美景背后的意義和價值。最后一句"斜陽自水濱"則表達了夕陽斜照的景象,給人一種溫馨而寧靜的感覺。
整首詩通過對西湖景色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繁華事物的虛幻感受和對人們忽視背后意義的擔憂。同時,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的贊美。這首詩既展示了西湖的美景,又反映了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深思熟慮,具有深刻的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