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錦屏山 / 作者:林景熙 |
錦障郁嵯峨,秀出城之西。
直是神氣積,宛若屏障開。
蒼翠接重壤,上與浮云齊。
幽花被晴壁,古樹欹層崖。
下有張夫子,讀書事幽棲。
于今幾百歲,衣冠世多才。
偉哉據名勝,林泉足徘徊。
茲晨幸休暇,杖屨同攀躋。
和風襲輕裾,好鳥鳴喈喈。
勇往遽忘疲,窮深陟崔嵬。
極目萬里外,頓覺群山低。
長嘯倚蒼松,暢然舒我懷。
|
|
錦屏山解釋: 《錦屏山》是宋代林景熙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座錦障郁郁蔥蔥的山,宛如一道屏障開啟,氣勢雄偉神秘。山上綠樹蒼翠,連綿不斷延伸到地勢高峻的山腳,與浮云齊高。幽靜的花朵綻放在晴朗的山壁上,古老的樹木側臥在山崖上。山下有一位名叫張夫子的讀書人,他過著隱居的生活。至今已經過去了幾百年,但他的才華依然流傳于世。錦屏山是一個偉大的名勝,林泉景色足以讓人流連忘返。今天我有幸休息,踏著拐杖穿過這里,同樣感受到了和風拂面的輕柔和鳥兒歡快的鳴叫聲。勇往直前,忘記了疲憊,攀登到了極高的地方,眺望萬里外的風景,感覺群山都變得渺小。我依靠在蒼松上,發出長長的嘯聲,暢快地舒展了我的心懷。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錦屏山的山勢壯麗、自然景色和讀書人的隱居生活,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讀書人清靜高遠生活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通過山勢、樹木、花朵等形象的描述,展現出山的壯麗和神秘感。同時,通過描寫讀書人張夫子的生活,表達了對隱居境地和讀書人才華的推崇。整首詩情感奔放,氣勢磅礴,給人以宏大的視覺和精神上的愉悅。
這首詩詞的譯文如下:
錦障郁嵯峨,秀出城之西。
直是神氣積,宛若屏障開。
蒼翠接重壤,上與浮云齊。
幽花被晴壁,古樹欹層崖。
下有張夫子,讀書事幽棲。
于今幾百歲,衣冠世多才。
偉哉據名勝,林泉足徘徊。
茲晨幸休暇,杖屨同攀躋。
和風襲輕裾,好鳥鳴喈喈。
勇往遽忘疲,窮深陟崔嵬。
極目萬里外,頓覺群山低。
長嘯倚蒼松,暢然舒我懷。
這首詩詞賞析了錦屏山的壯麗景色和讀書人的隱居生活,展示了自然和人文之間的和諧與美好。通過豐富的描寫和意象,傳遞出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對讀書人境地的向往以及對自由自在心境的追求。整首詩詞意境高遠,情感深沉,給人以寬廣的視野和強烈的感受,讓人沉浸在《錦屏山》是宋代林景熙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錦屏山的景色為主線,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山勢雄偉、自然景觀壯麗的特點。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山的景色和讀書人隱居生活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由自在心境的向往。
錦屏山的景色如錦障般郁郁蔥蔥,從城市的西邊綿延而出,散發著神秘的氣息,宛如一道屏障展開。蒼翠的樹木與重重的山巒相連,與浮云一起高聳入云。山壁上的花朵在晴朗的天空下綻放,古老的樹木依偎在山崖上。山下有一位名叫張夫子的讀書人,他在幽靜的環境中過著隱居的生活。盡管已經過去了幾百年,但他的才華仍然流傳于世。錦屏山是一個偉大的名勝,林泉景色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詩詞通過描繪山的壯麗景色和讀書人的隱居生活,展現了自然和人文之間的和諧。作者以豪放、奔放的筆調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以及對隱居境地和讀書人才華的推崇。整首詩詞意境高遠,情感深沉,給人以寬廣的視野和強烈的感受,讓人沉浸在壯麗的山景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