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積寺僧舍古梅一樹皆榮而頂獨枯即席為賦 / 作者:林景熙 |
鐵虬偃蹇八尺強,云屋深深吹玉香。
開遍枝南與枝北,頂頑不受春風德。
悄如枯禪坐瞿曇,霓旌羽葆來毿毿。
世情冷暖異榮朽,道眼看來兩何有。
炎州嶺上識袒衣,參橫月落皆玄機。
老僧與客一笑頃,醉籍莓苔弄疏影。
醒來忽憶孤山前,系舟老樹飛雪天。
翠羽無聲江色凍,夜蘭秉燭渾疑夢。
|
|
寶積寺僧舍古梅一樹皆榮而頂獨枯即席為賦解釋: 《寶積寺僧舍古梅一樹皆榮而頂獨枯即席為賦》是宋代林景熙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寶積寺僧舍古梅一樹皆榮而頂獨枯即席為賦。
寶積寺的僧舍里,古老的梅樹都開滿花朵,只有頂部的一株卻枯萎。作者便即席為其賦詩。
這首詩以寶積寺為背景,描繪了一棵古老的梅樹。梅樹開滿了鮮花,但唯獨頂部的一株卻干枯凋零。作者在這種景象下感悟到了一些哲理和人生的意義。
詩中的鐵虬偃蹇八尺強,云屋深深吹玉香,形容梅樹的堅韌和高潔。梅樹雖然干枯,但仍然挺立八尺高,像一條強韌的鐵龍騰躍,它的葉子在深深的云屋中吹著如玉的香氣。
開遍枝南與枝北,頂頑不受春風德,描述了梅樹的枝條開滿花朵,無論是南邊還是北邊的枝條都是如此。然而,頂部的枯樹卻不受春風的恩澤,不再開花。
悄如枯禪坐瞿曇,霓旌羽葆來毿毿,這里通過比喻,將梅樹比作一位默默修行的禪師,它靜靜地坐著,像瞿曇禪師一樣靜思默念。這里還描繪了佛教儀式中的景象,有霓旌和羽葆扇子在飄動。
世情冷暖異榮朽,道眼看來兩何有,表達了世間的榮辱冷暖與道家的眼界和見解不同。世間的事物有榮耀也有衰敗,而真正通達道的人則能看透這一切,對于這些榮辱并不在意。
炎州嶺上識袒衣,參橫月落皆玄機,描述了在炎州嶺上,一位袒露上身的人,參橫月落,其中蘊含著深奧的玄機。
老僧與客一笑頃,醉籍莓苔弄疏影,描繪了老僧與客人一同笑聲,他們在醉酒的狀態中,踩著莓苔,玩弄著清晰而模糊的影子。
醒來忽憶孤山前,系舟老樹飛雪天,詩人在醒來時突然想起了孤山前的景象,一位老人系著小船,飛舞在下雪的天空中。
翠羽無聲江色凍,夜蘭秉燭渾疑夢,描繪了翠羽的鳥兒在冰封的江面上無聲地飛翔,夜蘭徐徐持著蠟燭,在迷糊的狀態中,仿佛置身于夢境之中。
整首詩以寶積寺的古梅為主題,通過描繪古梅的生命狀態和周圍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世間事物的思考。梅樹的頂部枯萎,與其他枝條開滿花朵形成鮮明的對比,象征著生命的起伏和榮辱的變幻。然而,梅樹的堅韌和高潔依然令人贊嘆,它不受春風的影響,保持著自己的獨特性。詩中還穿插了禪修、佛教儀式、自然景觀等元素,展現了作者對人生、道和自然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意象的運用和比喻的手法,將一棵古梅的形象與哲理意義相結合,使詩詞中的景象更加生動而富有內涵。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體味到作者對生命、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以及對世間榮辱和道德智慧的思考。整首詩抒發了對生命堅韌、對世間變幻的洞察,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