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四明陳楙陽 / 作者:林景熙 |
高人謝世紛,誅茅在絕壁。
十年不下山,舊路掩深棘。
出門復踟躕,觸步有崩石。
下臨千仞淵,毒鱗正紛籍。
腥風鼓洪濤,石齒鳴咋咋。
失勢倘一落,萬綆那可及。
不如息我軀。
猿鶴與朝夕。
|
|
寄四明陳楙陽解釋: 《寄四明陳楙陽》是宋代林景熙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一個高人不愿下山的情景。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寄四明陳楙陽
高人謝世紛,
誅茅在絕壁。
十年不下山,
舊路掩深棘。
出門復踟躕,
觸步有崩石。
下臨千仞淵,
毒鱗正紛籍。
腥風鼓洪濤,
石齒鳴咋咋。
失勢倘一落,
萬綆那可及。
不如息我軀,
猿鶴與朝夕。
譯文:
向四明的陳楙陽寄去
高人相繼離世,
茅屋被誅在絕壁上。
十年不曾下山,
舊路已被深荊棘遮掩。
走出門口反復猶豫,
腳下觸到崩塌的巖石。
俯瞰千丈深淵,
毒蛇正在紛紛蠕動。
陣陣腥風激起洪濤,
石齒發(fā)出嘎嘎的聲響。
一旦失去了地位,
萬繩難以挽回。
不如放下我這有限的身軀,
與猿猴、仙鶴共度朝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一個高人不愿下山的形象,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追求自由寧靜的心情。詩中的高人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隱居山中,與塵世隔絕。他在山中度過了十年,舊日熟悉的路已被叢林覆蓋,走出門口時不禁猶豫不決,腳下的路也布滿了崩塌的巖石,給前行帶來了困難和危險。
高人俯瞰千丈深淵,看到了那些毒蛇在那里紛紛蠕動,腥風激起洪濤,石齒發(fā)出陣陣響聲,這些景象表達了世俗的紛擾和危險。高人深知一旦失去了自身的地位,就很難再回到從前。因此,他寧愿放下自己這有限的身軀,與猿猴、仙鶴一起,過著自在自由的生活。
整首詩意蘊含深遠,通過高人隱居山中的形象,抒發(fā)了作者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自由寧靜的追求。高人選擇與世隔絕,與大自然相依相伴,表達了一種返璞歸真、追求內心寧靜和自由的理想境界。這種追求與現實的紛擾形成鮮明對比,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