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頭陀客吳歲久持行精勤有道者也 / 作者:林景熙 |
三峽無歸夢,間云澹石床。
半生修白社,孤影寄朱方。
覺路心如月,高年頂不霜。
翻鄰來往者,終日為誰忙。
|
|
蜀頭陀客吳歲久持行精勤有道者也解釋: 《蜀頭陀客吳歲久持行精勤有道者也》是宋代林景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蜀地的僧人吳歲久,持續行走精勤不輟。
夢中無法回到三峽,云霧彌漫在靜謐的石床。
一生中致力于修行佛法,寄托孤影于朱方寺堂。
覺醒的心境宛如明亮的月亮,歲月的風霜未在他高齡的額上留痕。
他來往于不同的鄰里,究竟為了誰而忙碌呢?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位名叫吳歲久的蜀地僧人的生活狀態和心境。他常常夢見無法回到自己熟悉的三峽故鄉,而他現實中的生活則是在云霧繚繞的石床上。吳歲久一生都在精心修行佛法,將自己的寂寞孤影寄托于朱方寺堂。詩中提到他的心境如同明亮的月亮,不受歲月風霜的侵蝕,顯示出他內心的寧靜和超脫。雖然他與鄰里有所來往,但詩人思考到,他每天忙碌的原因究竟是為了誰。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僧人吳歲久的生活狀態和內心境界,表達了對修行者孤獨與追求的思考。詩人運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吳歲久的夢境、生活和內心狀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詩中的意象如云霧、石床、明亮的月亮等,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和寂靜的心靈狀態。最后兩句詩引發了讀者對生活意義的深思,詩人以問句的形式表達出對忙碌與無私奉獻的思考,使整首詩在平靜中顯現出一種哲思的意味。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以及對修行者內心境界的描繪,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佛教修行和內心境界的思考和贊美。它通過對吳歲久的形象塑造,引發了讀者對生命的意義、個人修行以及忙碌與安寧之間的關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學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