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臺隱者 / 作者:林景熙 |
俗駕不曾到,瘦筇時復攜。
肺肝清澗飲,鬢發老巖棲。
野巷猶雞犬,春城自鼓鞞。
未應人世外,別有武陵溪。
|
|
天臺隱者解釋: 《天臺隱者》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臺隱者
俗駕不曾到,瘦筇時復攜。
肺肝清澗飲,鬢發老巖棲。
野巷猶雞犬,春城自鼓鞞。
未應人世外,別有武陵溪。
詩意:
詩人以"天臺隱者"自居,寄托了對塵世喧囂的厭倦和對自然山水的向往。他表達了追求清凈、遠離紛擾的心境,同時也抒發了對自然景致的贊美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與人生的對比,描繪了隱居山水之間的隱者生活。詩人以"俗駕"來指代塵世的車馬喧囂,表達了他從未參與過紛擾的狀態。"瘦筇"象征著隱者貧苦的生活,但也成為他隨身的伴侶,時刻提醒著他的追求。"肺肝清澗飲,鬢發老巖棲"描繪了隱者在山間清泉旁飲水,以及鬢發已經斑白,尋找棲息之地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的依賴和對歲月流逝的感慨。
詩中"野巷猶雞犬,春城自鼓鞞"揭示出隱者的生活環境:隱居的野巷中仍有雞犬相伴,而春日里的城市卻被鼓聲所填滿,展現了塵世和隱居的鮮明對比。最后兩句"未應人世外,別有武陵溪"則表達了隱者內心中的另一片凈土,他并未完全遠離人世,卻在內心中構筑了自己的世外桃源,將心靈棲息于武陵溪的山水之間。
《天臺隱者》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隱者的生活和情感,通過對自然與塵世的反差,展現了隱居者的理想和追求。這首詩呈現出淡泊寧靜、追求自由和超脫的精神境界,是宋代山水詩的典型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