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仙壇 / 作者:林景熙 |
窈窕懸僧廬,空山斷諸想。
上鄰境泬寥,下瞰色蒼莽。
猿鶴無宿期,今古契真賞。
坐中風雅談。
林壑散清響。
涼飚灑我發,白云隨我杖。
|
|
游仙壇解釋: 《游仙壇》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窈窕懸僧廬,
空山斷諸想。
上鄰境泬寥,
下瞰色蒼莽。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游仙壇的景致。詩人使用了簡練的語言和意象來描繪這個場景。"窈窕"形容懸在山間的僧廬,表示僧廬的樣子娟秀、優雅。"空山斷諸想"表明這座游仙壇所在的山是清幽的,遠離塵囂,使人可以放空思緒,靜心修行。"上鄰境泬寥,下瞰色蒼莽"則描繪了山的上下兩個景象。上方是遼闊的天空和廣袤的邊境,給人以寬廣和開放的感覺;而下方則是茂密的蒼翠林莽,給人以厚重和沉靜的感覺。
猿鶴無宿期,
今古契真賞。
坐中風雅談,
林壑散清響。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猿猴和鶴鳥不受拘束的意象。詩人用"無宿期"表明猿鶴無需固定的居所,自由自在地在山中穿梭。這種自然的狀態讓人感受到了自由和奔放的氣息。"今古契真賞"則表明這種自由狀態和自然環境是古今人們共同理解和欣賞的。
"坐中風雅談,林壑散清響"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在游仙壇中坐下來,享受風雅談論的情景。"風雅談"指的是高雅的對話和交流,可能是指詩人與其他文人士人在這個清幽的環境中進行詩詞、文學的討論和交流。"林壑散清響"則表明山林中散發出悅耳的聲音,可能是風聲、鳥鳴、流水聲等,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受。
涼飚灑我發,
白云隨我杖。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游仙壇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與自然的融合。"涼飚灑我發"描繪了涼爽的微風拂過詩人的頭發,給人一種清涼宜人的感覺。"白云隨我杖"則表明詩人手持拐杖,漫步在游仙壇中,白云伴隨著他的步伐,象征著他與自然的親密關系和和諧共生。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描繪了游仙壇的景致,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環境和與自然融合的贊美之情。通過描寫山水、自由的動物和清雅的交流,詩人展示了他在這個山中場景中的心靈愉悅和心靈自由。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的描繪和感悟,傳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領悟和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