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耳冢 / 作者:林景熙 |
筠筒音斷水云村,吠入空林枸杞根。
我亦天涯音信杳,盧令詩在為招魂。
|
|
黃耳冢解釋: 《黃耳冢》是宋代文人林景熙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耳冢
筠筒音斷水云村,
吠入空林枸杞根。
我亦天涯音信杳,
盧令詩在為招魂。
譯文:
黃耳冢
竹筒中的聲音斷絕在水云村,
狗吠聲穿過空曠的林間枸杞根。
我也在天涯漂泊,音信全無,
盧令的詩歌為了招魂而存在。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交織,表達了詩人的離愁別緒和對過去的思念之情。詩中的黃耳冢是一個地名,通過描繪黃耳冢周圍的景物和詩人的內心感受,展現了詩人的孤獨和迷茫。
賞析:
詩中的筠筒、水云村、空林和枸杞根等形象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寂寥的田園風光。竹筒的聲音斷絕、狗吠聲穿越空曠的林間,表達了詩人身處異鄉的孤獨和無助。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感受。
詩詞中的"我亦天涯音信杳"表達了詩人所處的境遇,他身處天涯,音信難得,感到迷茫和無助。最后一句"盧令詩在為招魂",則是對盧令的詩歌的贊美和致敬,詩人認為盧令的詩歌能夠喚起死者的靈魂,寄托了詩人對逝去的親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個人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過去的思念之情。詩詞的意境清新而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