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灌畦蒔菜廢作詩 / 作者:葛立方 |
莫問新來額插犀,了無魂夢到金閨。
平頭上尾慵搜句,重后輕前且灌畦。
正自無人嘗鼎臠,不如有客辦萍虀。
庾郎三九同芻豢,野薺從教施五溪。
|
|
連日灌畦蒔菜廢作詩解釋: 《連日灌畦蒔菜廢作詩》是宋代葛立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連續幾天在菜園里澆灌菜地,無心作詩。
不要問我剛來時插在額頭上的犀牛角,那只是虛幻的夢幻中去了金閨。
懶得去搜尋平凡的句子,只是隨意地澆灌菜地。
我自己都沒有品嘗到美味的佳肴,還不如有客人來讓我辦理些水萍虀。
庾郎(庾信)與我一樣三九歲時吃著粗糧喂豬,而野薺則教我去五溪地采摘。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葛立方在菜園中忙碌的場景和內心的感受。他用澆灌菜地的行為來比喻自己創作詩詞的過程,以及對詩歌創作的態度和追求。詩中表現出一種隨意而自得的心境,不計較詩句的優美,而是以隨性的方式寫作。詩人表達了對客人的期望,希望有人來品嘗他的作品,并賦予它們更多的意義和價值。最后,詩人提到了自己與庾信共同的經歷,以及野薺在五溪地的存在,暗示了自己與庾信一樣在樸素的生活中尋求靈感和創作的動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菜園中的情景,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態度和追求。詩人的態度顯得隨意而自得,不拘泥于形式和規范,更注重自己的情感和內心的真實表達。他將自己的創作比喻為澆灌菜地,強調了自由發揮和隨性寫作的重要性。詩人希望他的作品能夠被人欣賞和賦予更多的意義,這體現了他對讀者的期望和對作品價值的追求。最后,詩人以庾信和野薺的形象作為襯托,暗示了他在樸素的生活中汲取靈感和創作的動力,表達了對純樸、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在菜園中的情景和內心的感受,同時表達了他對詩歌創作的態度和追求。這首詩詞在表達形式和情感內核上相得益彰,給人以自在、隨性和自由的感覺,同時也展現了對自然和純樸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