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響應山 / 作者:葛立方 |
一派寒灘度白云,幾重危磴遠紅塵。
奇礓煙合松筠古,紺殿香浮棟宇新。
玉響碧潭鳴地籟,瀑垂蒼嶺掛天紳。
潛虬未用升云去,乞取晴天畀散人。
|
|
響應山解釋: 《響應山》是宋代葛立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派寒灘度白云,
幾重危磴遠紅塵。
奇礓煙合松筠古,
紺殿香浮棟宇新。
玉響碧潭鳴地籟,
瀑垂蒼嶺掛天紳。
潛虬未用升云去,
乞取晴天畀散人。
詩意:
這首詩以山水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向往。詩中描繪了一幅寒灘上白云飄渺的景象,山間的峭壁上隱約可見紅塵飛揚。奇特的巖石和薄霧交融在古老的松樹和竹子中,宛如一幅神奇的畫卷。藍色的殿宇散發著香氣,浮在新建的屋檐上。玉石在碧潭中發出悅耳的聲音,瀑布從蒼翠的山嶺上垂下,宛如掛在天空中的紳帶。隱藏著神秘力量的龍尚未升騰而去,詩人希望能夠得到晴朗的天空,以此來滿足平凡的人們。
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筆調,通過精細的描寫,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相結合,展現了對山水之美的獨特感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間,感受到其中的寧靜與美好。
詩中的"寒灘"、"危磴"、"紅塵"等詞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山水之間的荒涼與遼闊。"奇礓"、"松筠"、"紺殿"等詞語則展示了山水之間的神秘和寧靜,使詩中的景象更加豐滿和生動。
詩中的"玉響碧潭鳴地籟"和"瀑垂蒼嶺掛天紳"等描寫,通過聲音和視覺的交織,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山水之間的奇妙和壯美。最后兩句"潛虬未用升云去,乞取晴天畀散人"表達了詩人對晴朗天空的向往,以及對普通人們幸福生活的祝愿。
整首詩詞以山水之美為主題,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神秘和美好的世界。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贊美,抒發了對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對人類幸福生活的祝愿,給人以寧靜和溫暖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