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安國舍人勞農北郊分韻得闌字 / 作者:張栻 |
寒收花尚瘦,風靜江不湍。
元戎肅千騎,歷覽元留難。
好景要徐出,微云故遮闌。
惟春布嘉惠,公豈樂游觀。
龐眉八十老,扶杖來蹣跚。
去年幸一稔,何以報長官。
酌酒公自勞,得無有愁嘆。
嗟哉三章約,所貴簡且寬。
黃堂載清靜,自覺田里安。
須公出妙語,茲游記不刊。
|
|
陪安國舍人勞農北郊分韻得闌字解釋: 《陪安國舍人勞農北郊分韻得闌字》是宋代張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收花尚瘦,風靜江不湍。
寒收之季,花朵仍然稀疏,風平浪靜的江水不再湍急。這里寓意著自然界的寧靜和寂靜。
元戎肅千騎,歷覽元留難。
元戎是指元朝的軍隊,千騎表示龐大的隊伍。歷覽元留難指回顧元朝的歷史困境和掙扎。
好景要徐出,微云故遮闌。
美好的景色需要慢慢展現,輕薄的云朵常常遮擋著景色。
惟春布嘉惠,公豈樂游觀。
只有春天才能給人們帶來美好的恩惠,詩人質問公眾是否享受游覽的樂趣。
龐眉八十老,扶杖來蹣跚。
年邁的龐眉八十歲,倚著拐杖蹣跚而來。
去年幸一稔,何以報長官。
去年莊稼得到了好收成,如何回報給上級長官呢?
酌酒公自勞,得無有愁嘆。
詩人自己為公眾斟酒,但是否有什么愁苦和嘆息呢?
嗟哉三章約,所貴簡且寬。
嗟嘆于三章約束,表達對繁文縟節的反思,主張簡約而寬容。
黃堂載清靜,自覺田里安。
黃堂指宴會之地,表達了歡樂祥和的氛圍,而詩人自覺安居在田園之間。
須公出妙語,茲游記不刊。
詩人期待公眾能說出妙語,這樣才能記錄下這次游覽的經歷,使之不會被遺忘。
這首詩詞以寒收之景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敘述詩人的思考和感受,表達了對春天恩惠、歷史困境、繁文縟節的思考,以及對田園生活和歡樂的向往。整首詩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既有對現實的觀察,又帶有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