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福巖 / 作者:張栻 |
擲缽峰前寺,肩輿幾度來。
樓臺還舊觀,杉檜撫新栽。
湘水堂堂去,秋山面面開。
裴徊千古思,風壑有余哀。
|
|
題福巖解釋: 《題福巖》是宋代張栻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福巖寺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歷史滄桑和自然風光的思索和感慨。
詩中首先描述了詩人乘肩輿來到福巖寺的情景,寺廟位于擲缽峰前。隨后,詩人提到樓臺雖然有些頹舊,卻仍然可以看到古代的建筑風貌。在這里,詩人看到了新栽的杉樹和檜樹,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湘水,形容它奔騰向前,氣勢雄偉。秋山也展現出了壯麗的景色,山勢連綿不絕,給人一種無邊的開闊感。
最后的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思古懷古之情和對歷史滄桑的哀嘆。裴徊意指歷史的循環和周而復始,千古思意呼應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風壑有余哀則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和風云人物的感嘆和傷感。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色為主線,通過對福巖寺和周圍自然風光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歷史變遷和自然之美的感慨和思考。通過對古建筑、杉檜、湘水和秋山的描寫,詩人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形象語言,使讀者產生了對山水的直觀感受和對歷史的思索。同時,詩人對歷史的懷古之情和對變遷的痛惜也貫穿于全詩,給人一種深沉而凄美的感覺。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慨,既有對美景的贊美,又有對歷史的追憶和思索,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