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十六日夜城南觀月分韻得月字 / 作者:張栻 |
梅收清風來,宇凈實鑒揭。
頻年城南游,未有今夜月。
呼舟泛微瀾,游魚亦出沒。
危榭倒影浮,倚檻涼入骨。
舉酒屬西山,寒光動林樾。
諸君興未已,南阜上突兀。
目極大江流,高情更超越。
|
|
五月十六日夜城南觀月分韻得月字解釋: 《五月十六日夜城南觀月分韻得月字》是宋代張栻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五月十六日的夜晚,清風吹過,梅花已經凋謝,天空的明亮如實照耀著大地。多年來,我常在城南游玩,但從未有過像今晚這樣美麗的月亮。我呼喚小船,漂浮在微瀾的水面上,游魚也隨波而動,時隱時現。危榭倒映在湖面上,靠在欄桿上,涼意滲入骨髓。舉起酒杯,向著西山干杯,寒光在林間閃爍。諸位朋友們的情緒未曾消退,南阜陡然聳立。目光穿越大江的流水,高尚的情感更加超越了凡俗。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五月夜晚城南觀賞月亮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高尚情感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以及對自然景色的獨到觀察和感受。清風、梅花、明亮的月亮、微瀾的水面、游魚、危榭倒影等形象,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詩人在夜晚觀賞月亮時的美妙心境。詩中還通過舉酒屬西山、寒光動林樾等描寫,將自然景色與詩人內心的高尚情感相結合,形成了一種超越塵世的意境。
這首詩詞以優美的語言和獨特的意象描寫,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高尚情感的追求。同時,詩中的意境和情感表達也引發了讀者對美好事物和人生境界的思考,展現了詩人的獨特情感和人生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