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上天竺寺 / 作者:張栻 |
上竺諸天近,中林萬木低。
迥超塵世外,恍入雪山西。
忽漫參龍角,行將混鹿麋。
何年釋簪紱,於此獨幽棲。
|
|
過上天竺寺解釋: 《過上天竺寺》是宋代詩人張栻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天竺寺的情景,表達了他超越塵世的心境和對幽靜自然環境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上竺諸天近,
中林萬木低。
迥超塵世外,
恍入雪山西。
忽漫參龍角,
行將混鹿麋。
何年釋簪紱,
於此獨幽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寺廟為背景,描繪了作者登上天竺寺的情景,表達了他對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對自然環境的贊美之情。
詩的前兩句“上竺諸天近,中林萬木低”,通過描述作者攀登天竺寺的過程,展示了寺廟高聳入云、靠近天空的景象,而周圍的樹木卻在腳下漸漸變得矮小。這種視覺上的對比,突出了寺廟的高遠和與塵世的隔離,暗示了作者超越塵世的心境。
接下來的兩句“迥超塵世外,恍入雪山西”,通過使用“迥超”和“恍入”這樣的詞語,表達了作者對于來到寺廟的感受。他覺得自己超越了塵世的喧囂和紛擾,仿佛置身于西方神秘的雪山之中,感受到了寧靜和神秘的氛圍。
詩的后兩句“忽漫參龍角,行將混鹿麋。何年釋簪紱,於此獨幽棲”,表達了作者對于寺廟中神秘氣息的感知。其中的“參龍角”、“混鹿麋”等詞語,描繪了寺廟中融合了神話和自然元素的景物,給人以神秘的感覺。最后兩句中的“釋簪紱”意指放下塵世的榮華富貴,來到這里獨自隱居。這表明作者希望能夠遠離塵囂,尋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整首詩以寺廟為景,通過對自然環境和心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對自然環境的贊美之情。同時,通過對寺廟中神秘景物的描寫,進一步增強了詩的意境和神秘感。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將作者的情感與景物融為一體,給人以清新幽靜的感覺,展現出宋代文人的隱逸情懷和對自然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