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祖七倒西歸二首 / 作者:張栻 |
萬里逢猶子,中年憶故鄉。
只知情話好,豈覺去途長。
巫峽波濤壯,秦山檜柏蒼。
何能從汝往,佇立看歸艎。
名家重典刑。
飄零念吾黨,寂寞撫遺經。
叔水知何病,芝蘭要滿庭。
汝歸應記取,為我話丁寧。
|
|
送祖七倒西歸二首解釋: 《送祖七倒西歸二首》是宋代張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萬里逢猶子,中年憶故鄉。
只知情話好,豈覺去途長。
巫峽波濤壯,秦山檜柏蒼。
何能從汝往,佇立看歸艎。
名家重典刑。
飄零念吾黨,寂寞撫遺經。
叔水知何病,芝蘭要滿庭。
汝歸應記取,為我話丁寧。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祖七的送別之情。詩人在遠行途中遇到了祖七,回憶起中年時的故鄉情景。他只知道情感交流是美好的,不覺得旅途漫長。巫山峽谷的波濤浩蕩,秦嶺山上的松柏蒼翠,使他無法隨從祖七而去,只能靜立觀望他的船歸去。名士儒家重視經典和刑法,而詩人卻感到孤單,思念著他的同黨,默默撫摸著留下的經書。他想問問祖七在歸途中是否安好,并希望家中的芝蘭花開滿庭。他希望祖七歸來后能夠記住這些話,與他談論丁寧(安寧)的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詩中的意象描繪了自然景觀,如巫山峽谷的波濤和秦嶺山上的松柏,展現了山川壯麗的景色,與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形成對比。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孤獨和思念,表達了對同黨的思念和對家人的祝福。詩中的情感真摯而深沉,通過對離別、思念和家庭紐帶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
整首詩以抒情為主,表達了離別時的思念之情和對歸途的祝福之意。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大自然相結合,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感染力。同時,詩中也體現了宋代士人重視家庭和友情的價值觀,以及對傳統文化和經書的思念。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真摯的情感,給人留下深刻而動人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