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春過陽亭 / 作者:張栻 |
亭古危臨岸,林幽巧近城。
煙容隨雨住,花片著溪清。
春事已如許,客懷誰與傾。
亭前兩好樹,滿意欲敷榮。
|
|
中春過陽亭解釋: 《中春過陽亭》是宋代張栻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個古老而危險的亭子,靠近城市邊緣的幽靜林間。煙雨繚繞,花瓣飄落在清澈的溪水上。詩人感嘆春天的美景已經如此,心中的思念無人能與之分享。在亭子前有兩棵茂盛的樹,滿心歡喜想要展示其繁榮。
這首詩詞表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深情表達。通過描繪亭子的古老和危險,詩人在情感上營造了一種深沉和寂寥的氛圍。亭子的位置靠近城市,但又顯得幽靜巧妙,這種對比增添了一種微妙而獨特的美感。煙雨和花瓣的描繪,使整個場景顯得朦朧而優美,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而令人陶醉的境界。
詩人通過表達自己的客懷,展示了對春天景色的獨特感受。他感嘆春天的美景已經達到了極致,但他的思念卻無人能與之共享。這種孤獨的感受使詩詞更加深入人心,引發讀者對于詩人內心世界的共鳴和思考。
最后兩句描繪了亭前兩棵茂盛的樹,詩人滿懷喜悅地期待它們的繁榮綻放。這種期待和愿望,與前文中的寂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總而言之,這首詩詞通過對亭子、煙雨、花瓣和樹木等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孤獨和渴望的表達,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對春天美景的贊美。讀者在閱讀時會被詩人獨特的感受所觸動,感受到自然與人情之間微妙的聯系,并從中體味到生活的美好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