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南雜詠二十首·濯清亭 / 作者:張栻 |
芙蓉豈不好,濯濯清漣漪。
采之不盈把,怊悵暮忘饑。
|
|
城南雜詠二十首·濯清亭解釋: 《城南雜詠二十首·濯清亭》是宋代張栻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濯清亭
芙蓉豈不好,
濯濯清漣漪。
采之不盈把,
怊悵暮忘饑。
譯文:
清亭上,芙蓉豈不美麗,
清澈的水面泛起漣漪。
采摘芙蓉卻不多,
黃昏時分忘卻了饑餓。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在城南的一座清亭旁觀賞芙蓉花的情景。詩人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自然美的感受,并通過對芙蓉花的描寫,傳遞了一種淡雅、寧靜的情緒。
詩中的芙蓉被形容為美好而清麗的存在,清澈的水面上泛起的漣漪增添了一絲生動的氛圍。然而,詩人采摘芙蓉的時候卻沒有采到許多,這里的“不盈把”意味著收獲的微薄。盡管如此,詩人卻在黃昏時分感到寧靜和滿足,忘卻了饑餓的感覺。這種心境的轉變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欣賞,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內心寧靜與滿足的力量。
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城南雜詠二十首·濯清亭》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觀賞芙蓉花,感受到了自然界純潔、恬靜的美好,以及一種超越物質欲望的愉悅。這首詩詞傳達了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呼應了宋代文人追求閑適、超脫塵世的精神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