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鳴宴 / 作者:張栻 |
從昔山川夸八桂,只今文物盛南州。
秋風萬里攜書劍,春日端門拜冕旒。
圣世取才先實用,儒生報國豈身謀。
且看廷策三千字,為寫平時畎畝憂。
|
|
鹿鳴宴解釋: 《鹿鳴宴》是宋代詩人張栻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南方山川秀麗、文化繁盛的景象,以及士人們?yōu)閲腋冻雠Φ男蜗蟆R韵率菍@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鹿鳴宴》中文譯文:
從古以來,人們夸贊著八桂之山川;
而如今,南方的土地上文化遺跡繁盛。
秋風飄送著千里的書籍和劍術(shù);
春日里,我們在皇宮門前致敬帝王之冕旒。
在這崇高的時代,選拔人才先看實際能力;
而儒生們報效國家并不是為了個人私利。
讓我們看看朝廷的政策,長達三千字;
為了描繪農(nóng)田和平時的憂慮而寫下這詩篇。
詩意和賞析:
《鹿鳴宴》通過對南方山川的夸贊,以及文化繁盛和士人報國的形象描繪,展現(xiàn)了宋代時期南方地區(qū)的繁榮景象和士人的奉獻精神。
詩中提到的八桂,指的是廣西和廣東兩個地方,因其山川秀美而聞名。文中表達了對這片土地的贊美,暗示了南方地區(qū)文化的繁盛和發(fā)展。
詩中還提到了秋風攜帶書籍和劍術(shù)的情景,這象征著知識和武功的傳承與交流。這種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使得南方地區(qū)充滿了智慧和活力。
春日端門拜冕旒的描寫,則體現(xiàn)了士人們對朝廷的崇敬和忠誠,他們以自己的才智為國家服務(wù),為國家的繁榮和穩(wěn)定貢獻力量。
詩的后半部分著重描繪了士人們的奉獻精神,他們不僅追求實際能力,而且把報效國家看作是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個人的私利。朝廷的政策長達三千字,描述了政府的農(nóng)田政策以及對農(nóng)民們生活的關(guān)心和憂慮。
整首詩以儒家思想為背景,強調(diào)了實用主義和報國精神。通過對山川秀麗、文化繁盛、士人報國的描繪,詩中展現(xiàn)了當時南方地區(qū)的繁榮景象和士人的奉獻精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盛和人民幸福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