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南雜詠二十首·書樓 / 作者:張栻 |
高樓出林杪,中有千載書。
昔人不可見,倚檻意何如。
|
|
城南雜詠二十首·書樓解釋: 《城南雜詠二十首·書樓》是宋代詩人張栻所作,描繪了一座位于城南的高樓,并表達了對書籍的思考和傾慕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高樓矗立在林木盡頭,其中收藏了千載的書籍。昔日的人們已無法目睹,我倚著欄桿,心中充滿何等的思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一座高樓為背景,通過描繪樓閣的高聳和林木的盡頭,展現了它的壯麗景象。樓中珍藏了千載的書籍,象征著其中蘊含的豐富知識和歷史。然而,這些書卷已經無法為現在的人所見,唯有作者倚著樓梯的欄桿,思考著其中的內涵。他的內心充滿了對過去智者的敬仰和對知識的向往,也對那些已逝去的人們表示追憶和敬意。
這首詩通過對高樓和書籍的描繪,表達了對知識和智慧的推崇和珍視。作者站在高樓上,回望過去的人們,感慨萬分。他感嘆時光的飛逝,傳統智慧的漸行漸遠,但他依然能夠通過倚檻憑欄,思考和感受到這些知識的價值和意義。這種對書籍和智慧的敬仰,體現了宋代文人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和追求,也表達了對歷史和智慧傳承的思考和關注。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高樓和書籍的形象,通過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知識的追求,表達了作者對智慧的渴望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整首詩流露出一種淡雅而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對于知識、歷史和智慧的思考與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