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夜立春 / 作者:張栻 |
積雪陰難解,新梅凍未開。
誰知殘臘底,已報早春來。
一氣元無息,群兒浪自猜。
短檠非守歲,百感政交懷。
|
|
除夜立春解釋: 《除夜立春》是宋代詩人張栻的作品。這首詩借除夜立春之際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春天到來的感慨。
詩中描繪了大雪覆蓋下的世界,積雪茫茫,難以消融,象征著冬季的陰郁與凝滯。同時,新梅卻因嚴寒而無法開放,凍在了枝頭,暗示了春天的延遲和希望的困頓。
作者提問誰能夠知曉年底的寒冷,以及在歲末已經報春的消息。這種寒冷與早春的到來形成鮮明的對比,彰顯了時間流轉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
詩中還表達了一種對春天的期盼與渴望,作者通過描述自然界的變化,暗示了人們內心對新生活的向往。一氣元無息,群兒浪自猜,表達了春天的氣息無處不在,而人們對春天的來臨卻充滿了猜疑與期待。
最后兩句“短檠非守歲,百感政交懷”,表達了作者對于短暫的青春歲月和百感交集的復雜情懷。短檠指的是短命的年輕人,暗示了時間的匆匆流逝和人生的短暫。百感政交懷則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思緒紛雜和情感的交織。
整首詩以冬天的凝滯與春天的希望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以及對春天來臨的期盼和對生活情感的反思。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意境和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