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道場山次沈國錄韻 / 作者:張栻 |
玻瓈盆外起千鬟,路入空蒙紫翠間。
心遠最便天宇迥,眼明偏見野云閑。
寒泉宰木留千載,清磬疎鐘度兩山。
我亦湘城三徑在,湖邊歸去洗塵顏。
|
|
游道場山次沈國錄韻解釋: 《游道場山次沈國錄韻》是宋代張栻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游玩在道場山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心靈凈化的追求。
詩中的中文譯文如下:
玻瓈盆外起千鬟,
路入空蒙紫翠間。
心遠最便天宇迥,
眼明偏見野云閑。
寒泉宰木留千載,
清磬疎鐘度兩山。
我亦湘城三徑在,
湖邊歸去洗塵顏。
這首詩詞充滿了意境和想象力,給人以豐富的視覺和感官體驗。下面是對其中的詩意和賞析的分析:
詩詞以"玻瓈盆外起千鬟,路入空蒙紫翠間"開篇,通過描繪盆景中盛開的花鬟和蒙蒙紫翠的景色,展現了山中的迷人景致。這里的盆景象征著一種精致、優美的藝術,而紫翠的山色則給人以神秘、寧靜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心遠最便天宇迥,眼明偏見野云閑"描繪了作者心境的開闊和眼界的獨特。作者的心思超越塵世繁華,追求宇宙間的遼闊和博大,而眼光卻更愿意聚焦于田園間的閑適自然。
"寒泉宰木留千載,清磬疏鐘度兩山"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文化的敬重。寒泉、宰木、清磬和疏鐘都是道場山的特色景點,它們承載著千百年的歷史與文化底蘊。通過這種描寫,作者表達了對古老傳統的珍視和對歷史文化的傳承的思考。
最后兩句"我亦湘城三徑在,湖邊歸去洗塵顏"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返鄉的渴望。湘城是指宋代的長沙,"三徑"指的是湘江、岳陽樓和洞庭湖,它們都是長沙的著名景點。作者希望能夠回到家鄉湖邊,凈化心靈,洗去塵世的煩憂和紛擾。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和寺廟的景致,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和心靈凈化的向往。同時,通過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回憶和思考,詩詞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情厚意。這首詩詞以優美的語言和想象力豐富的意象,給人以追求內心寧靜和平和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