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坐 / 作者:朱翌 |
年來豈復為秋悲,靜里端能閱化機。
風引饑烏將子下,雨催群蟻運糧歸。
略無車馬閑尤好,粗有詩書家亦肥。
更得干戈漸衰息,不辭長采首山薇。
|
|
靜坐解釋: 《靜坐》是宋代朱翌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靜坐多年,又何必為秋天的凄涼而悲傷呢?在寧靜中,我能夠洞悉自然界的變化。風吹動著饑餓的烏鴉將它的子女安置下來,雨催促著群蟻運送食物歸巢。雖然缺少車馬的喧囂,但我仍感到寧靜和愉悅,因為我有豐富的詩書為伴。而且,戰爭的苦難正在逐漸平息,我不再需要為此奔波,可以長時間地采摘山間的薇草。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在靜坐中體悟到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感悟。作者不再為季節的更迭帶來的凄涼而感到憂傷,而是通過靜坐觀察自然界的變化,洞悉萬物的生命力和變化規律。風引導著饑餓的烏鴉下巢,雨催促著群蟻運送食物,這些都是自然界中平凡而又奇妙的景象,它們展現了生命的運行和生存的智慧。作者通過觀察這些細微的變化,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宇宙的秩序。
詩中表達了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珍視。作者提到自己喜歡寧靜,沒有車馬的喧囂,因為寧靜讓他能夠靜心閱讀詩書。這里的寧靜并非孤寂和冷漠,而是一種追求內心平靜和思考的狀態。在寧靜中,作者能夠盡情享受詩書所帶來的滋養,培養自己的情操和修養。
最后,詩中也流露出對和平的向往。作者提到干戈漸衰息,不再需要為戰亂奔忙,可以悠然自得地采摘山間的薇草。這里的干戈代表戰爭和沖突,而薇草象征著和平和寧靜。作者希望戰亂逐漸平息,人們能夠過上安定和諧的生活。
《靜坐》這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通過靜坐所得到的人生感悟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它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思考,呈現了生命的力量和變化的美妙。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文化修養的珍視。這首詩詞既表達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又具有普世的人生主題,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