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不忍 / 作者:劉子翚 |
平沙月轉旌旗影,擐甲為衾戈作枕。
此時飲恨念鑾輿,玉體能勝暴露無。
問安使者空相繼,清蹕不回宮殿閉。
請纓儻未縛酋渠,我榻雖安保忍寐。
|
|
四不忍解釋: 《四不忍》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樸實而含蓄的文字描繪了一幅戰爭時期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內心痛苦和忍耐。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平坦的沙地上,月亮的光芒映照著旌旗的影子,
穿著戰甲作為被褥,戈作為枕頭。
此時我心中憂憤萬分,思念皇帝的身影,
即使身體如玉一般美麗,也無法遮擋暴露的無奈。
問候使者們空空相繼,清蹄聲卻不再回到宮殿。
請纓的機會或許尚未到來,我躺臥在床上雖然安寧,卻難以入眠。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戰爭時期的景象,展現了一種悲涼的氛圍。平沙上的月亮和旌旗的影子相映成趣,凸顯了戰爭的殘酷與無情。作者用擐甲為被褥,戈作枕頭的描寫,表達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無奈。同時,詩中明確提到了作者的憂憤和思念,他對皇帝的忠誠和期待。盡管自己擁有美麗的身體,卻無法遮掩內心的苦悶。詩中還出現了問安使者和清蹄聲不回宮殿的描寫,暗示了朝廷的動蕩和無法回歸的現實。
《四不忍》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將戰爭的殘酷與個人的痛苦相結合,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忍耐。整首詩抒發了對和平和穩定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戰爭對人們心靈的摧殘和痛苦。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的沖擊,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