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題四首 / 作者:劉子翚 |
檐溜停清瀉,林聲息怒號。
水浮秋色遠,山帶夕陽高。
|
|
雜題四首解釋: 《雜題四首》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景色優美的自然環境,通過對檐溜、林聲、水景和山巒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感嘆。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檐溜停清瀉,
林聲息怒號。
水浮秋色遠,
山帶夕陽高。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檐溜停滴的清瀉聲和林間鳥鳴聲逐漸消退的情景,表達了一種寧靜和平和的氛圍。水面上漂浮著遙遠的秋色,山巒隨著夕陽逐漸升高。整首詩抓住了一系列與自然相關的元素,傳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細致觀察和內心感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確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細膩感悟。通過運用對比手法,如檐溜停滴和林聲息怒號,以及水浮秋色遠和山帶夕陽高等形象的對比,詩中呈現出了一種靜謐與壯麗的畫面。
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檐溜停滴的清瀉聲,使人感受到一種寧靜、安詳的氛圍。林聲息怒號的描寫則傳達出一種生機勃勃和活力四溢的感覺。水面上漂浮的秋色與山巒和夕陽的交織,構成了一幅壯麗的自然畫卷。
整首詩詞以簡短的文字勾勒出廣闊的自然景觀,憑借細致入微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深深喜愛和敬畏之情。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觀的美麗和恢弘,同時也可以沉浸在作者的情感世界中,與作者一同贊美自然的壯麗與神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