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原仲 / 作者:劉子翚 |
布及自昔有遺才,白首窮經隱澗隈。
門掩青山朝暮色,客來濁酒兩三杯。
鴻冥豈復驚塵網,鶚薦虛聞達帝臺。
我亦放情依一壑,云間杖屐喜相陪。
|
|
訪原仲解釋: 《訪原仲》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曾聽聞自古以來有許多才華橫溢的人,
年老時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識,隱居在深山之中。
門戶緊閉,只見青山朝朝暮暮的變幻色彩,
有客人來了,我便倒上幾杯濁酒。
天空高遠,何懼塵埃的紛擾,
就像鶚鳥將虛妄的傳聞獻給帝王的宮殿一樣。
我也隨心所欲地沉浸在山谷幽靜之中,
享受著云間的漫步,喜歡與山中的杖屐為伴。
詩意和賞析:
《訪原仲》以自然山水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追求真理的生活態度。詩中的"原仲"指的是隱士或學者,象征了追求知識和追求精神自由的人。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傾聽古代智者的故事,以及自己隱居山中、與山水相伴的生活,表達了對知識追求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布及自昔有遺才,白首窮經隱澗隈"表明詩人對歷代有才華的人的贊嘆之情,他們在年老之時仍然不斷追求知識。接下來的"門掩青山朝暮色,客來濁酒兩三杯"描繪了詩人隱居山中的生活,靜謐而自由,有客人來訪時,詩人以濁酒招待,展現了他的豁達和隨性的態度。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用"鴻冥豈復驚塵網,鶚薦虛聞達帝臺"來比喻自己和隱士一樣,追求真理和自由的人不受塵世瑣事的干擾,他們的思想和見解能夠超越世俗的桎梏,似鶚鳥獻上虛妄傳聞給帝王,象征著智者的思想傳達給世人。
最后兩句"我亦放情依一壑,云間杖屐喜相陪"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他喜歡沉浸在山谷的寧靜中,與杖屐(拐杖和草鞋)為伴,享受云間的漫步。這表現了詩人追求自由、超脫塵世的心境,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
綜上所述,《訪原仲》通過描繪自然山水和隱逸生活,表達了詩人對知識追求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然和寧靜的熱愛。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情懷,同時也體現了中國文化中隱逸思想的一種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