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云際偶題 / 作者:劉子翚 |
谷雨都無十日間,落紅棲草已斑斑。
曉煙未放屋頭樹,春漲欲浮天際山。
翠蓋縈風沉遠坂,漁舟驚浪落前灣。
鐘聲認得林邊寺,歲歲籃輿獨往還。
|
|
宿云際偶題解釋: 《宿云際偶題》是宋代劉子翚所作的一首詩詞。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自然的變遷,表達了歲月更迭中人生的孤獨和行旅的辛酸。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谷雨都無十日間,
落紅棲草已斑斑。
曉煙未放屋頭樹,
春漲欲浮天際山。
翠蓋縈風沉遠坂,
漁舟驚浪落前灣。
鐘聲認得林邊寺,
歲歲籃輿獨往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谷雨時節的景色,谷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標志著春天的深入。詩人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表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節氣的流轉,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對歲月流逝的感慨和對行旅生涯的思考。
首兩句“谷雨都無十日間,落紅棲草已斑斑”,描繪了谷雨節氣過后,春天已經過了十天,大地上的紅花已經盛開,小鳥已經棲息在青草上。這里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繪,傳達出生命的蓬勃和自然界的繁榮。
接下來的兩句“曉煙未放屋頭樹,春漲欲浮天際山”,描述了清晨的景色,天空中還有薄薄的霧氣未散,屋頭的樹木還沒有完全長出新綠,春水漲潮欲漫過天際的山巒。這里通過對春天初期景色的描寫,傳遞了春天即將來臨的氛圍和生機勃勃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翠蓋縈風沉遠坂,漁舟驚浪落前灣”,描繪了山坡上翠綠的樹木隨著風兒搖曳,漁船在灣口遇到驚濤駭浪。這里通過對山林和水域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自然界的壯美和變幻。
最后兩句“鐘聲認得林邊寺,歲歲籃輿獨往還”,詩人提到了林邊的寺廟,寺廟中的鐘聲仿佛認識自己,每年都有籃輿(指行旅的車輛)獨自前往和返回。這里表達了詩人長期行旅的孤獨和困苦,以及歲月更迭中的堅持和歸屬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自然界的變遷和歲月流轉,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行旅生涯的思考和對孤獨的感慨。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人生的哀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