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克齋陳先生四首 / 作者:徐元杰 |
親養(yǎng)九旬余,先生壽亦如。
學充淇澳美,訓釋濟南書。
諸老經(jīng)筵送,俞音寵渥疏。
惜非程子聘,中沮亦時歟。
|
|
挽克齋陳先生四首解釋: 《挽克齋陳先生四首》是宋代徐元杰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克齋陳先生四首
親養(yǎng)九旬余,先生壽亦如。
學充淇澳美,訓釋濟南書。
諸老經(jīng)筵送,俞音寵渥疏。
惜非程子聘,中沮亦時歟。
譯文:
為挽克齋陳先生四首
親手撫養(yǎng)九旬歲月,先生的壽命也如此長久。
學識豐富,受益于淇澳之美,傳授解釋了濟南的書籍。
眾多長者在學術講堂上送行,俞音(指陳先生)備受寵愛,關懷疏深。
可惜非程子(指程顥)之邀請,中斷了與他的交往,真是令人遺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徐元杰對故友陳先生去世的挽詞。陳先生是一個長壽的人,活到了九旬以上,他的壽命也如同他對徐元杰的關愛一樣長久。陳先生在學識上非常深厚,他從淇澳之美(指岳陽樓)汲取了豐富的知識,還傳授、解釋了濟南的書籍。在陳先生離世時,許多老學者都在學術講堂上為他送別,他們對陳先生非常寵愛,關懷備至。然而,徐元杰感到遺憾的是,陳先生并沒有像程顥那樣邀請他去擔任聘禮,使得他們的交往中斷了。整首詩表達了徐元杰對陳先生的敬愛之情,對他在學術上的貢獻表示贊許,同時也流露出對他離世的遺憾和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陳先生生平和徐元杰與他的交往的描寫,展現(xiàn)了友情、師生情的珍貴和深刻。同時,詩人還表達了對陳先生學識和貢獻的敬佩之情,以及對逝去的友人的思念和遺憾。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徐元杰對陳先生的深深懷念和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