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吳淵 |
太白已仙去,詩骨此山藏。
胸中錦繡如屋,都乞與東皇。
碎翦杏花千樹,濃抹胭脂萬點,妖艷斷人腸。
曉露沐春色,晴日漲風光。
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
酒旗斜處,□□一簇幾紅妝。
暫息江頭烽火,無奈鬢邊霜雪,聊復放疏狂。
倚俟玉壺竭,未肯寶鞭揚。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淵。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
太白已仙去,詩骨此山藏。
胸中錦繡如屋,都乞與東皇。
碎翦杏花千樹,濃抹胭脂萬點,妖艷斷人腸。
曉露沐春色,晴日漲風光。
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
酒旗斜處,□□一簇幾紅妝。
暫息江頭烽火,無奈鬢邊霜雪,聊復放疏狂。
倚俟玉壺竭,未肯寶鞭揚。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太白已經飛升成仙的情景,但他的詩歌才華卻留在了人間。詩人感慨太白的詩骨融入了這座山中。他表達了對太白詩才的崇敬,并希望能將自己胸中的才華與東皇分享。
詩人進一步描述了春日的美景,以及與休閑時光一起在孤村小路上徜徉的愉悅感受。酒旗斜處,似乎有一簇紅妝的景象,增添了生動的色彩。
然而,詩人在描繪自然景色的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煩惱和無奈。詩中提到了江頭烽火的燃燒,以及鬢邊的霜雪,暗示了戰亂和歲月的無情。盡管如此,詩人仍然希望能放縱自己的心情,繼續寫作,但他也感到了時光流逝的壓力。
賞析:
《水調歌頭》以清新明朗的風格展現了宋代詩人的情感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示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困境的思考。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太白的飛升與自己的平凡相對比,凸顯了詩人對太白詩才的崇拜。同時,通過描繪春日的景色和休閑時光,詩人傳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的贊美。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對戰亂和時光流逝的憂慮,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無奈。這種矛盾情感的表達增加了詩詞的復雜性和藝術性。
總體而言,吳淵的《水調歌頭》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示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困境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