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娘子 / 作者:黃大臨 |
畫堂銀燭明如晝。
見林宗、巾墊羞蓬首。
針指花枝,線賒羅袖。
須臾兩帶還依舊。
勸君倒戴休令后。
也不須、更漉淵明酒。
寶篋深藏,濃香熏透。
為經十指如蔥手。
|
|
七娘子解釋: 《七娘子》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黃大臨。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畫堂銀燭明如晝。
畫堂中鋪滿了銀燭,明亮如同白晝。
見林宗、巾墊羞蓬首。
看見宗林和巾墊的人羞愧地低下了頭。
針指花枝,線賒羅袖。
用針在花枝上繡花,用線為羅袖增添裝飾。
須臾兩帶還依舊。
片刻之間,兩條帶子依然如初。
勸君倒戴休令后。
勸告你,拿掉倒戴的帽子,不再有此舉。
也不須、更漉淵明酒。
也不必再倒滿深杯里的酒。
寶篋深藏,濃香熏透。
寶箱深藏著香料,濃香彌漫開來。
為經十指如蔥手。
那是因為常常用手指來經緯繡花的緣故,手指十分纖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畫堂中的場景。畫堂里的銀燭明亮如白晝,展現出富麗堂皇的氛圍。在這個場景中,有一個人名叫林宗,他戴著巾墊,顯得有些羞愧。另外一個人則在花枝上繡花,為羅袖增添裝飾,這些細致的工作展現了女子的溫柔和巧手。在片刻之間,兩條帶子依然保持原樣,沒有發生變化。詩人勸告大家不要再倒戴帽子,也不必再倒滿酒杯,意味著要摒棄虛華和矯揉造作的行為。寶箱里深藏著香料,彌漫出濃郁的香氣。最后,詩人用“十指如蔥手”形容女子的手指,突出她們的纖細和嫻熟。
整首詩詞以描繪畫堂中的細節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女子嫻熟技藝和溫柔美麗的贊美,同時也蘊含了對虛浮和做作的批評。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語言,展示了宋代社會中女子的細致和精湛的手工藝技能,同時也在反思虛浮的風尚,強調了真實和樸素的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