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出黃山寺 / 作者:高翥 |
曉上籃輿出寶坊,野塘山路盡春光。
試穿松影登平陸,已覺鍾聲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楊柳淺深黃。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
|
曉出黃山寺解釋: 《曉出黃山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高翥。這首詩描繪了清晨時分從黃山寺出發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光和自然的贊美,同時也寄托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寧靜、悠閑的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曉上籃輿出寶坊,
野塘山路盡春光。
試穿松影登平陸,
已覺鍾聲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
菜花楊柳淺深黃。
杖藜切莫匆匆去,
有伴行春不要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清晨出發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音樂聲響,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平靜心境的向往。
詩的開頭,籃輿從黃山寺出發,黃山寺可能是一座山間的寺廟,籃輿是一種古代的交通工具,這里象征著從寧靜的寺廟離開,踏上旅程。
接著,詩人走過野塘山路,路旁的景色盡春光,意味著春天的美好景色無處不在,給人以愉悅和欣喜的感覺。
然后,詩人試著穿過松樹的影子,登上平坦的土地,感受到了從上方傳來的鐘聲。這里的松影和鐘聲象征著寧靜和莊嚴,給人以一種超然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溪流的草色和高低的碧綠,以及菜花和楊柳的淡黃色。這些細膩的描寫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機和豐盈,展現出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多樣性。
最后兩句是作者的勸勉,他用“杖藜”來表示行走的姿態,意味著不要匆匆忙忙地前行,應該悠閑和從容地欣賞春天的美景。他還提醒人們,行走的時候最好有伴,這樣可以共享春天的美好,不要過于忙碌和急躁。
這首詩描繪了早晨的美景,通過自然景色和聲音的描寫,傳達了對寧靜、美好生活和悠閑的追求。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提醒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要懂得停下來欣賞身邊的美景,享受生活的樂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