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 / 作者:楊億 |
清淺銀河暝靄收,漢宮還起曝衣樓。
共瞻月樹憐飛鵲,誰泛星槎見飲牛。
弄杼暫應停素手,穿針空待貺明眸。
匆匆一夕填橋苦,不似人間有造舟。
|
|
七夕解釋: 《七夕》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楊億。下面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淺銀河暝靄收,
漢宮還起曝衣樓。
共瞻月樹憐飛鵲,
誰泛星槎見飲牛。
弄杼暫應停素手,
穿針空待貺明眸。
匆匆一夕填橋苦,
不似人間有造舟。
譯文:
淺淡的銀河褪去了夜色,
漢宮再度升起曬衣樓。
我們一同仰望月亮下的樹,可憐那飛翔的鵲鳥,
不知有誰駕著星星的船來見證牽牛的相會。
打織機的手暫時停下,
穿針的手等待著明亮的目光。
匆匆過去的一夜填滿了心中的橋梁,
這并不像人間那般需要造船。
詩意:
這首詩以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為背景,描繪了牽牛織女鵲橋相會的浪漫情景。詩人通過描寫夜晚的銀河、漢宮的曝衣樓以及共瞻月亮下的樹和飛鵲,展現了七夕節日的浪漫氛圍。詩中的弄杼和穿針象征著織女的工作,而等待貴客的明亮目光則暗示了牽牛織女相會的期盼。詩人通過對比人間和天上的牽牛織女,表達了對天上仙境的向往和人間繁瑣事物的無足輕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描繪了七夕節的浪漫情景。詩人通過運用意象和對比手法,將七夕的神話故事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抒發了對美好愛情和理想境界的向往。詩詞中的清新意境和流暢的表達給人以舒適和愉悅的感受,也展示了楊億優雅的詩歌才華。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了七夕節日的浪漫景象,讓人感受到了中國古代文人對愛情和理想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