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蘄州玉刑部閣老挽歌五首 / 作者:楊億 |
近署罹官謗,清淮綰郡章。
平生不佞佛,晚歲尚為郎。
得疾因卑濕,為文足感傷。
才蒙宣室召,奄忽歡云亡。
|
|
故蘄州玉刑部閣老挽歌五首解釋: 《故蘄州玉刑部閣老挽歌五首》是宋代詩人楊億創作的一首挽歌。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近來署中受人誹謗,被清淮河水纏繞了郡官的章。我平生并不是個有智慧的人,晚年還只是個一介郎官。我得了疾病,因為身體虛弱受潮濕的影響,為我的文學事業感到傷感。我曾經受到皇帝的召喚,但卻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楊億晚年的悲涼和失落之情。詩中描繪了他遭受流言蜚語的痛苦,以及被河水纏繞的郡官印章的形象,暗指他的官職受到阻礙和困擾。他自謙平生沒有出眾的才智,晚年仍然只是一個普通的郎官,對自己的成就并不滿意。他的身體受疾病困擾,濕氣使他更加憂傷。雖然他曾經得到宮廷的召喚,但是突然間卻失去了這一切,只剩下空虛和失落。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詩人生活的苦難和挫折,表達了他晚年的孤獨和悲愁。詩人以自嘲和自怨的態度來揭示自己的無能和不如意,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的光陰和未實現的抱負的遺憾之情。詩中的河水和官印的形象與詩人的命運相呼應,增強了詩詞的悲涼氛圍。
總之,《故蘄州玉刑部閣老挽歌五首》以悲愁的筆調揭示了詩人楊億晚年的苦楚和失落,表達了他對自己平凡命運和未圓抱負的無奈和悲傷。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自嘲的語氣,展現了宋代士人的生活困境和內心的掙扎,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