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御製重陽五七言詩 / 作者:楊億 |
民在華胥正樂康,高秋實雁指衡陽。
蒹葭漸見凝清露,鶗鴂先驚歇眾芳。
節值登高真勝會,年逢大有是殊祥。
宸心悅豫流新唱,星漢垂文示八方。
|
|
奉和御製重陽五七言詩解釋: 《奉和御製重陽五七言詩》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民在華胥正樂康,
高秋實雁指衡陽。
蒹葭漸見凝清露,
鶗鴂先驚歇眾芳。
節值登高真勝會,
年逢大有是殊祥。
宸心悅豫流新唱,
星漢垂文示八方。
詩意:
這首詩詞是楊億奉和御製的,他在其中表達了對重陽節的祝福和贊美。詩中描繪了人們在華胥(傳說中仙境之地)的歡樂安康,高秋時節實物豐收的景象,以及清晨的蒹葭草上凝結的露水和鶗鴂(一種鳥類)驚擾芳草的情景。詩人認為重陽節是一個登高聚會的好時機,每逢這一節日都會有特殊的吉祥之氣。他還提到了皇帝心懷喜悅,流傳出新的歌謠,星漢(指天空中的星星)也為這個佳節示意,顯示著這個快樂的氣氛已經傳遍八方。
賞析:
這首詩詞以華胥、衡陽、蒹葭、鶗鴂、節值、大有、宸心、星漢等意象描繪了重陽節的愉悅氛圍和美好景象。詩人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對細節的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重陽節的歡樂和喜慶。詩中的華胥和衡陽象征著仙境和豐饒之地,表達了人們的愿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蒹葭和鶗鴂則增添了詩詞的自然氣息,使詩意更加生動。詩人還以登高聚會、皇帝的喜悅和星漢的示意等形象,突出了重陽節的特殊意義和吉祥氣氛。整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練而形象的語言,將重陽節的喜慶氛圍和美好寓意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以美好的聯想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