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上人 / 作者:楊億 |
五蘊已空諸漏盡,冢間行道十年馀。
吟成南國碧云句,讀徧西方貝葉書。
清論彌天居士伏,高情出世俗流疏。
問師心法都無語,笑指孤云在太虛。
|
|
威上人解釋: 《威上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億。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五蘊已空諸漏盡,
冢間行道十年馀。
吟成南國碧云句,
讀徧西方貝葉書。
清論彌天居士伏,
高情出世俗流疏。
問師心法都無語,
笑指孤云在太虛。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名叫威上人的人物。他已經超越了五蘊的束縛,消除了所有煩惱和雜念。他在墓地中行走,修行已有十余年。他吟詠的詩句如碧云般清麗,閱讀的書籍遍及西方的貝葉書。威上人以清凈的論述和廣博的知識來隱藏自己,他的高尚情操使他遠離塵世的紛擾。當有人詢問他的心法時,他無言以對,只是微笑著指向遙遠的孤云,暗示著他的修行在無形之中。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人物,威上人。他通過修行已經達到了內心的寧靜和超脫,超越了塵世的瑣碎和欲望的困擾。詩中的五蘊指的是佛教中的五蘊(色、受、想、行、識),而漏則指的是漏脫,也就是離開了這些束縛。冢間行道十年馀表示他在墓地中修行已有很長時間,表現了他對修行的堅持和毅力。
詩中提到的吟成南國碧云句和讀徧西方貝葉書,表明威上人不僅在修行上有所成就,還在詩歌和知識方面廣泛涉獵。他的清論和廣博的知識使他能夠隱藏自己,不與塵世的瑣事糾纏。他的高尚情操使他超越了世俗的流俗,成為一個獨特的存在。
當有人詢問他的心法時,他無言以對,只是笑著指向孤云在太虛。這里的孤云和太虛是隱喻,表示他的修行已經達到了一種超越言語和形式的境界,難以用語言來表達。他的微笑和指向孤云在太虛,傳遞出一種超越凡塵、超脫世俗的境界。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威上人超越塵世的修行境界,展現了他的超脫和超凡的形象,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