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樓 / 作者:楊億 |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晨。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下人。
|
|
登樓解釋: 《登樓》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楊億。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晨。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下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一座高樓,感嘆樓的高度,可以近觀星辰和清晨的第一縷曙光。然而,作者卻不敢大聲說話,因為他擔心會驚擾到世人。
賞析:
《登樓》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首句“危樓高百尺”描繪了樓的高度,給人一種壯麗、險峻的感覺。接著,作者用“手可摘星晨”形容樓的高度已經足夠接近天空,可以近距離欣賞星辰和晨曦。這一景象既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美景的向往,也表達了他對世界的獨特感知能力。
然而,在這種壯麗景色之下,作者卻感到畏懼,不敢高聲說話。他擔心自己的聲音會驚擾到天下的人們,暗示了作者對社會輿論和眾人目光的敏感和顧慮。這種畏懼和謹慎,一方面可能源于作者的性格特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于言行的謹慎態度,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或誤解。
整首詩情感低沉而含蓄,通過對樓高和自身行為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憂慮。雖然身處高樓,可以領略到壯麗的景色,但作者又隱忍不言,因為他對周圍環境的敬畏和擔憂。這種矛盾的情感使詩呈現出一種深邃的意境,引發讀者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