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祕丞知潯州 / 作者:楊億 |
蘭臺進秩通閨籍,熊軾臨民奉詔條。
風俗重尋南越志,鄉關猶隔浙江潮。
懸知坐嘯謳謠洽,更想行春意氣饒。
遠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鬢恐先凋。
|
|
胡祕丞知潯州解釋: 《胡祕丞知潯州》是宋代詩人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蘭臺進秩通閨籍,
熊軾臨民奉詔條。
風俗重尋南越志,
鄉關猶隔浙江潮。
懸知坐嘯謳謠洽,
更想行春意氣饒。
遠宦逢秋少悲吒,
潘郎玄鬢恐先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胡祕丞(胡秘書丞)就任潯州(今江西九江)知州的情景。詩中通過對地方政務和胡祕丞個人感慨的描寫,表達了對鄉情鄉愁、士人宦途和人生滄桑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潯州知州胡祕丞的身份作為切入點,展示了作者對胡祕丞的贊揚和對士人宦途的思考。首兩句寫胡祕丞的官職升遷,蘭臺是指官府,進秩通閨籍表示胡祕丞功績卓著,晉升到了高級官職。熊軾臨民奉詔條,熊軾是指胡祕丞的名字,表示他在擔任知州期間,親臨民間,依法奉行圣旨。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潯州地方的風俗和胡祕丞對南越志向的重視,表明他注重繼承和發揚地方文化和風俗,同時也意味著他對地方人民的關懷和了解。鄉關猶隔浙江潮,表達了他身處潯州,與家鄉之間有一道浙江的阻隔,暗示了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胡祕丞的個人情感和志向。懸知坐嘯謳謠洽,懸知是指他的名字,坐嘯謳謠洽表示他喜歡坐著吟詠歌謠,與人交流。更想行春意氣饒,表達了他對于行春(出使他地)的向往,希望能在外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豪情壯志。
最后兩句描繪了胡祕丞作為遠離家鄉的官員的心情。遠宦逢秋少悲吒,遠宦指的是遠離家鄉的官員生活,逢秋少悲吒表示他作為遠離家鄉的官員,在秋天時少有悲傷的情緒。潘郎玄鬢恐先凋,潘郎指的是自己,玄鬢表示黑發,恐先凋表示擔心自己的黑發會提前變白,暗示了他對于歲月流轉和自身衰老的憂慮。
整首詩詞通過對胡祕丞的事跡和個人情感的描寫,展示了士人在官場上的奮斗和思考,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出使他地的向往,同時也表達對于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憂慮。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官員生活和個人情感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士人宦途和人生滄桑的思考,同時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