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殿丞舉通判桂州 / 作者:楊億 |
科名得玉向昆邱,家世長淮入海流。
通籍殿中鉤盾省,頒條嶺外桂林州。
漢皇前席期清夜,楚客歸帆指素秋。
父老歡聞鄰郡政,壺漿千里待鳴驅。
|
|
王殿丞舉通判桂州解釋: 《王殿丞舉通判桂州》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楊億。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科名得玉向昆邱,
家世長淮入海流。
通籍殿中鉤盾省,
頒條嶺外桂林州。
漢皇前席期清夜,
楚客歸帆指素秋。
父老歡聞鄰郡政,
壺漿千里待鳴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王殿丞舉薦被任命為桂州通判的情景。詩中通過一系列的描寫,展現了王殿丞的家世和資歷,以及他受到各級官員的贊賞和期望的情景。
首先,詩人提到王殿丞通過科舉考試(科名得玉),獲得了向昆侖山前進的機會,這象征著他在官場上的晉升和發展。接著,詩人提到王殿丞的家族世代長居淮河之濱,家族的成員就像長江水流入大海一樣遼闊廣泛。
然后,詩人描述了王殿丞在官場上的表現。他在通籍殿中(指朝廷官署)履職,秉持正直和公正的原則,獲得了鉤盾省(意指審查和核實官員的職權)的職位。他還被授予了頒條的權力,頒發命令和政令,使嶺外的桂林州(桂州)得以實施。
接下來,詩人提到王殿丞有幸在漢皇(宋朝皇帝)面前坐席,并期待清夜(指宴會晚上)與楚客(楚國的客人,指在外地工作的人)共同聚會。這表明王殿丞在朝廷中受到了重視和賞識,并且有機會與高層官員交流和交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父老們歡喜聽聞鄰郡政務的消息,壺漿千里待鳴驅,意味著他們準備慶賀王殿丞的前程和成就。這反映了王殿丞在桂州的行政管理得到了民眾的認可和期待。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王殿丞的官場晉升和家族背景,展示了他在政務中的才能和道德品質,以及民眾對他的期望和歡迎之情。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對王殿丞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于清廉官員和善政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