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延年宰武義 / 作者:楊億 |
精神滿腹富青春,燒尾曾看上禹門。
獻賦多年梁苑客,謫仙重世武夷孫。
一同印綬光初命,幾驛桑麻接故園。
澤國歸程秋欲盡,丹楓黃菊動吟魂。
|
|
吳延年宰武義解釋: 《吳延年宰武義》是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精神滿腹富青春,
燒尾曾看上禹門。
獻賦多年梁苑客,
謫仙重世武夷孫。
一同印綬光初命,
幾驛桑麻接故園。
澤國歸程秋欲盡,
丹楓黃菊動吟魂。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吳延年的心情與境遇。下面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中的第一句“精神滿腹富青春”意味著吳延年意氣風發,精神煥發,正值青春年華。這句話描繪了詩人朝氣蓬勃的狀態,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接下來的兩句“燒尾曾看上禹門,獻賦多年梁苑客”描述了吳延年多年來在文學創作和官場生涯中的經歷。他曾經有過進入禹門(指朝廷官署)的機會,但最終只是個在梁苑(指京城臨安)長期游歷的客人。這表明他在文學創作和官場之間經歷了一種轉折和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謫仙重世武夷孫,一同印綬光初命”描述了吳延年的身份和地位的變化。他從一個被貶謫的仙人(指退隱山林的境地)重新回到世俗,成為武夷孫(指官職)的后裔。他再次獲得了官職,印綬(指官印)的光芒初現,意味著他重新踏上了官場之路。
最后兩句“幾驛桑麻接故園,澤國歸程秋欲盡,丹楓黃菊動吟魂”表達了吳延年的歸鄉之情。他幾經輾轉回到了故鄉,驛站連綿不斷,路途遙遠,但他仍然懷念桑麻(指家鄉的農田)與故園相連。詩的最后兩句以丹楓和黃菊作為象征,描繪了秋天的景色,也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鄉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吳延年的經歷和情感,展現了他在官場和文學創作中的坎坷歷程,以及對故鄉和自然的深深眷戀之情。這首詩詞充滿了詩人的真摯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青春、官場和家鄉的獨特理解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