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朝京闕 / 作者:楊億 |
七閩波渺邈,雙闕氣岧峣。
曉登云外嶺,夜渡月中潮。
愿秉清忠節(jié),終身立圣朝。
|
|
喜朝京闕解釋: 《喜朝京闕》是宋代詩人楊億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七閩波渺邈,
雙闕氣岧峣。
曉登云外嶺,
夜渡月中潮。
愿秉清忠節(jié),
終身立圣朝。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楊億的希望和愿望。他以七閩和雙闕為象征,表達了對國家和朝廷的關(guān)切和忠誠之情。他渴望能夠在清晨登上云外的山嶺,夜晚乘船渡過月亮下的潮水,希望自己能夠秉持清正和忠誠的精神,并為之終身效力于圣朝。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和追求,展現(xiàn)了他對國家和朝廷的忠誠之情。以下是對各句的賞析:
1."七閩波渺邈":七閩指福建地區(qū),表示國家遼闊而邊遠。波渺邈意味著離京遙遠的距離,表達了詩人思鄉(xiāng)之情。
2."雙闕氣岧峣":雙闕指皇宮大門,象征著朝廷和統(tǒng)治者的權(quán)威。氣岧峣表示闕門卓立,給人一種莊嚴的感覺。
3."曉登云外嶺":詩人希望在清晨能夠登上高山,超越云層,表達出他追求高遠志向的愿望。
4."夜渡月中潮":夜晚乘船渡過月亮下的潮水,意味著詩人希望能夠克服困難和艱險,追尋自己的理想。
5."愿秉清忠節(jié)":詩人表達了自己愿意秉持清正和忠誠的精神,并將之貫徹到自己的一生中。
6."終身立圣朝":詩人表達了自己希望能夠為國家和朝廷效力,為建立一個光明祥和的社會而奮斗終生的決心。
總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關(guān)切和忠誠之情,以及他對高遠理想的追求。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對國家和社會充滿熱愛和期望的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