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李光丞見惠長絛之什 / 作者:楊億 |
貂裘已敝洛陽塵,空有隱家漉酒巾。
雙闕金章奉朝請,小齋紗帽齊天真。
久持梵行稱居士,猶掌王言作侍臣。
惠我長絛識君意,欲教蓮社伴遺民。
|
|
次韻和李光丞見惠長絛之什解釋: 這首詩是楊億在宋代寫的,題為《次韻和李光丞見惠長絛之什》。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貂裘已敝洛陽塵,
空有隱家漉酒巾。
雙闕金章奉朝請,
小齋紗帽齊天真。
久持梵行稱居士,
猶掌王言作侍臣。
惠我長絛識君意,
欲教蓮社伴遺民。
詩詞中,楊億描述了自己的境遇和對友人李光丞的贊美。詩開頭表達了作者的貧困和曾經輝煌的過去,他的貴族身份已經被歲月的風塵所磨滅。"貂裘已敝洛陽塵"意味著他的貴族服飾已經破舊不堪,"空有隱家漉酒巾"指的是他雖然還保有一些隱居者的生活方式,但卻已經失去了昔日的富貴。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楊億的友人李光丞,他被任命為朝廷官員,擔任金章之職,奉命為朝廷盡職。"雙闕金章奉朝請"描述了他受到朝廷的重用,同時也展示了他在官場上的榮耀。
然后,詩中轉向贊美李光丞的品德和才能。"小齋紗帽齊天真"指的是李光丞清修簡樸的生活方式,他的紗帽象征著他的品德高尚和忠誠。他既能修行佛法,被稱為居士,又能在朝廷中輔佐君王,作為侍臣謀國家大事,這展示了他的才華和智慧。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李光丞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惠我長絛識君意,欲教蓮社伴遺民"意味著楊億希望李光丞能夠幫助他,使他與像李光丞一樣的有志之士一同參與社會事務,為民眾謀福利。
整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表現出楊億對友人李光丞的贊美和希望,同時也揭示了作者自身的失意和對過去的懷念。這首詩通過對友人的贊美,抒發了作者對時代的思考和對真正志向高尚的人的敬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