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盛博士喜梅大丞授戶部判官 / 作者:楊億 |
新來乘傳抵秦川,會府須才果峻遷。
應見流錢從地上,物聞聚米向君前。
聲華南國推高士,名姓丹臺綴列仙。
每話官曹苦拘束,歸家長是夕陽天。
|
|
次韻和盛博士喜梅大丞授戶部判官解釋: 《次韻和盛博士喜梅大丞授戶部判官》是宋代楊億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寫官場生活和表達對自由的向往為主題,展現了作者對官僚體制的深刻認識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詩中首先描述了楊億作為新來的官員抵達秦川,準備擔任戶部判官的場景。他認為在這個會府中,只有展示才能和果斷行動,才能有機會得到升遷。接著,詩中描繪了一幅富貴之象,流動的錢財從地上涌現,谷物的香氣彌漫在前方。這象征著官職帶來的榮華富貴,以及豐饒的物質享受。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官場環境的不滿。他認為在官場中,只有聲名顯赫、姓氏聞名的高官才能得到推崇,而普通官員則被束縛在官曹之中。詩中的“名姓丹臺綴列仙”用以形容那些享有聲望的高官,暗示了他們與仙人相似的超然地位。作者抱怨官場的拘束和限制,渴望擺脫束縛、回歸自由。
最后兩句“每話官曹苦拘束,歸家長是夕陽天”,表達了作者對回家的向往和對自由生活的渴望。他認為脫離官場,回到家中,就像融入夕陽的天空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這首詩詞既描繪了官場的榮華富貴,又表達了作者對束縛和限制的不滿,以及對自由的向往。它通過對官場生活的揭示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獨特見解。這首詩詞在宋代官僚社會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時代特點,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自由和個人價值的追求,具有普遍的人文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