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伸歸鄉 / 作者:楊億 |
澤國思歸詠采蘭,束書攜劍出長安。
天涯朝暮倚門望,歲晏風霜行路難。
閩嶺夕嵐鄉樹老,楚江寒浪客衣單。
巖前舊勒移文處,到日重須拂蘚看。
|
|
弟伸歸鄉解釋: 這首詩詞是楊億的《弟伸歸鄉》,寫了離鄉思念的情感和旅途的艱辛。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澤國思歸詠采蘭,
束書攜劍出長安。
天涯朝暮倚門望,
歲晏風霜行路難。
閩嶺夕嵐鄉樹老,
楚江寒浪客衣單。
巖前舊勒移文處,
到日重須拂蘚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弟伸思念家鄉的情感和他在歸鄉途中所經歷的艱辛。詩人離開了他的故鄉,思念之情如澤國的采蘭一般深沉。他帶著束書和佩劍離開長安,踏上漫長的旅程。在天涯的邊陲,他每天早晚倚在門前望著歸鄉的方向,歲月漸晚,風霜使旅途更加困難。他的故鄉閩嶺的夕陽下,故鄉的樹木已經變老,而他所經過的楚江的寒浪使他的衣衫破舊。在他旅途中經過的山巖面前,有著古老的勒文,他到達目的地之后必須再次擦拭上面的苔蘚,以此表達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離鄉思念為主題,通過描繪詩人的旅途和家鄉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情厚意。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的描寫,展現了旅途的辛酸和離鄉的思念之情。詩人采用了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天涯、歲晏、風霜等詞語的運用,突顯了旅途的艱辛和時間的流逝。同時,對故鄉的描寫也借景抒懷,通過描繪閩嶺夕嵐和楚江寒浪,展示了故鄉的陳舊和詩人歸鄉后的凄涼景象。最后,對巖前舊勒移文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使整首詩詞更具意境和情感的共鳴。
總之,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離鄉思念的情感和旅途的艱辛,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情厚意,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離鄉的苦楚和思鄉的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