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覺東游 / 作者:楊億 |
鄉關迢遞數千里,場屋蹉跎二十年。
三獻猶垂卞和淚,幾人先著祖生鞭。
風塵漫索長安米,禾黍全荒負郭田。
關外賢豪遍投分,趙囊回日滿金錢。
|
|
黃覺東游解釋: 《黃覺東游》是楊億所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他離鄉背井、流浪異鄉的心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鄉關迢遞數千里,
場屋蹉跎二十年。
三獻猶垂卞和淚,
幾人先著祖生鞭。
風塵漫索長安米,
禾黍全荒負郭田。
關外賢豪遍投分,
趙囊回日滿金錢。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離開家鄉漂泊異鄉二十年的心路歷程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遠離故鄉的鄉關,長途跋涉了數千里,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曾多次向朝廷進獻詩文,但仍未能得到重用,感嘆自己的才華被埋沒。他也思念起已故的父輩,他們為他的成長付出了許多辛勞和犧牲。他描述了長安市場上風塵撲面、物價飛漲的景象,同時也描繪了鄉村的荒涼和田地的荒廢。他觸及到了離散在外的鄉親們,他們紛紛離鄉投奔他處,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最后,他提到了趙囊,這是指金錢財富,說明他對于物質財富的追求,可能也是他離鄉背井的原因之一。
賞析:
《黃覺東游》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離鄉之苦和對家鄉的深情厚意。通過描繪鄉關迢遞、場屋蹉跎等場景,生動地展現了作者漂泊異鄉的困境和辛酸。在詩中,作者以三獻卞和的方式,抒發了自己的失意和不甘,同時也流露出對自身才華的自信和追求。他的思念之情也體現在對祖輩的懷念和對家鄉田地的描繪上,展示了對家園的眷戀和對農耕文化的關注。最后,他提到了關外賢豪的離散和趙囊的滿盈,抒發了對物質財富的追求,也暗示了他離鄉的原因之一。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復雜情感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展現了他在漂泊異鄉中的困境和對物質財富的渴望。同時,詩中也體現了對家園和傳統文化的關注,以及對自身才華的自信和追求。這首詩詞通過真實而感人的描寫,引發讀者對離鄉背井、漂泊他鄉的人們的共鳴,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和人們的命運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