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席賦得筆送宗人大著通判廣州 / 作者:楊億 |
著作蓬山局,職司華袞褒。
已能成馬史,何況夢江毫。
金勁雞搖距,霜寒兔墮毛。
歸來批鳳詔,弄翰莫辭勞。
|
|
即席賦得筆送宗人大著通判廣州解釋: 這首詩詞是楊億所作,題為《即席賦得筆送宗人大著通判廣州》,描寫了送別宗人大著通判去廣州的場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著作蓬山局,職司華袞褒。
已能成馬史,何況夢江毫。
金勁雞搖距,霜寒兔墮毛。
歸來批鳳詔,弄翰莫辭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宗人大著通判的送別之情。宗人大著通判是一個有才華的官員,他的著作被比喻為高聳入云的蓬山。作者稱贊他在職務上能夠勝任,如同華袞褒一樣盡職盡責。宗人大著通判的才能已經能夠成就一名出色的史官,更不用說在書寫方面的造詣了。作者用金色的雞羽和霜寒中掉落的兔毛來形容他筆下的文字,意味著它們具有生動、細膩的形象描繪能力。最后,作者鼓勵宗人大著通判,希望他在歸來后能夠繼續批閱鳳凰賜詔的文書,表示他的才華應該得到充分的發揮,不應該辭去這樣的勞作。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宗人大著通判的贊美和送別,展示了作者對他的敬重和欣賞之情。作者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和描寫,將宗人大著通判的才能和文筆表現得淋漓盡致。蓬山、華袞褒、夢江毫等形象的運用,使得詩詞更具有藝術感和表現力。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宗人大著通判的鼓勵和囑托,展示了作者對他將來更大成就的期望。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才情和文化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