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四赴歙州 / 作者:楊億 |
分直蓬邱未再期,江東去去擁旌麾。
名通南省郎官籍,卷續新安郡政詩。
盧觀清風留汗簡,鸰原高韻憶吹箎。
故人別后頻南望,想見森森瓊樹枝。
|
|
李四赴歙州解釋: 詩詞:《李四赴歙州》
朝代:宋代
作者:楊億
分直蓬邱未再期,
江東去去擁旌麾。
名通南省郎官籍,
卷續新安郡政詩。
盧觀清風留汗簡,
鸰原高韻憶吹箎。
故人別后頻南望,
想見森森瓊樹枝。
中文譯文:
分別于直蓬邱,再無相會的期望,
向東方去,擁旌旗引領。
名聲傳遍南方的省份,擔任郎官的職位,
寫下了一卷接一卷的新安郡政治詩。
盧觀的清風留下了我的汗濕的簡箋,
鸰原高昂的曲調讓我想起吹箎的聲音。
與故友別后,我常常向南遙望,
想象著見到茂密的瓊樹枝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李四離開蓬邱,前往歙州的情景。他身穿官服,擁旌旗引領,代表著他成為一位南方省份的郎官,享有盛譽。他在新安郡行政工作中寫下了許多政治詩。詩中提到了盧觀,他的清風吹拂著作者的汗濕簡箋,讓他回憶起吹箎的聲音,這可能是與盧觀有關的一段回憶。在與故友分別后,作者常常向南方遙望,想象著茂密的瓊樹枝葉。
這首詩詞以離別和懷念為主題,表達了離別后的思念之情。作者通過對景物和回憶的描繪,展現了他在離別后的心境和感受。詩中運用了具象的描寫手法,如擁旌旗、清風、吹箎等,增強了詩詞的形象感。通過瓊樹枝葉的形象,詩人表達了對故友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人們在離別后對過往時光的留戀和懷念之情。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優美,語言簡練,通過描寫細膩的景物和情感表達,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詩中的離別主題也引發了人們對于友情、人情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