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題黃山院 / 作者:楊億 |
禾黍離離一徑通,游人攬轡即過從。
趁齊綢緞鳥聞疏磬,出定高僧見偃松。
夜靜翕燈凝古殿,雨馀巖溜迸前峰。
昔年曾此題名處,素壁欹斜翠蘚重。
|
|
留題黃山院解釋: 《留題黃山院》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億。這首詩描繪了黃山院的景色和感受,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歷史的贊美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禾黍離離一徑通,
稻谷和谷物茂盛,一條小徑通向黃山院,
Thericeandmilletfieldsarelushandabundant,apathleadstoHuangshanCourtyard,
游人攬轡即過從。
游客們牽著韁繩,從這里經過。
travelerspassby,holdingtheirreins.
趁齊綢緞鳥聞疏磬,
趁著齊綢緞的鳥兒聽見清脆的鐘聲,
ThebirdsoftheQidynastysilkfabricshearthesoundofthedistantbell,
出定高僧見偃松。
走出小廟,見到了屹立的偃松。
ahighmonkemergestoseetheuprightpines.
夜靜翕燈凝古殿,
夜晚靜謐,燈火閃爍,古老的殿宇凝固。
Inthequietnight,thelamplightsshimmer,ancienthallsstandstill.
雨馀巖溜迸前峰。
雨后,巖石上的水滴滑下,沖向前方的峰巒。
Aftertherain,waterdripsdowntherocks,burstingtowardsthepeaksahead.
昔年曾此題名處,
往昔年代,曾經在這里題寫了名字,
Inthepast,anamewasonceinscribedhere,
素壁欹斜翠蘚重。
素色的墻壁傾斜著,翠綠的苔蘚重重疊疊。
Theplainwallslean,coveredinlayersoflushgreenmoss.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黃山院的美景,通過描寫農田的繁茂和小徑的通途,表達了自然的豐富和生機盎然。作者通過描繪游客經過黃山院的場景,展示了這個地方的受歡迎和重要性。詩中提到的齊綢緞鳥和高僧偃松,則象征著歷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蘊。
詩人運用細膩的描寫,如夜晚的靜謐和燈火的閃爍,展示了古老殿宇的神秘氛圍。雨后的景象,巖溜迸發的場景,則增添了自然的生動和活力。最后,作者提到自己曾在這里題寫名字,素壁傾斜、翠蘚重重,表達了對歷史的尊重和對自然環境的喜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黃山院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通過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的交融,詩人表達了對黃山院的熱愛和贊美,同時也傳遞出對自然和歷史的敬畏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