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有懷鄉國 / 作者:楊億 |
長安久客逢搖落,不獨悲秋更憶鄉。
潘岳二毛行欲變,淵明三徑已應荒。
書裁尺素鴻難托,夢繞重湖蝶自狂。
游宦十年歸未得,塵纓卻悔濯滄浪。
|
|
秋日有懷鄉國解釋: 《秋日有懷鄉國》是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長安的景色和作者懷鄉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安久客逢搖落,
不獨悲秋更憶鄉。
潘岳二毛行欲變,
淵明三徑已應荒。
書裁尺素鴻難托,
夢繞重湖蝶自狂。
游宦十年歸未得,
塵纓卻悔濯滄浪。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長安的久居之后,逢到秋天的落葉,不僅感到悲傷,更加思念故鄉。詩中提到了潘岳、二毛、淵明等人,暗示了時光的變遷和人事的荒涼。作者感慨自己的才華無法得到應有的認可,就像書裁不適合大鴻一樣;而夢境中的飛蝶,也象征著作者內心的狂亂與追求。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游走于宦海十年卻未能歸鄉,現在回想起來卻后悔當初追求功名利祿的選擇。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長安漂泊多年后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通過對秋天景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迷茫。搖落的落葉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使得詩人更加思念家鄉。引用潘岳、二毛、淵明等歷史人物的名字,揭示了時光的變遷和才華被埋沒的遺憾。詩中的書裁尺素鴻和夢繞重湖蝶,都是以象征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追求。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游走于宦海十年卻未能回到故鄉的遺憾和后悔,反思了功名利祿對于內心的真正價值。整首詩以秋天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歷史人物的引用,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表達了一種深沉的離愁別緒。 |
|